全国服务热线:15266514795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全国服务热线

15266514795

格力 凭什么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作者:小编时间:2021-05-25 16:26:24次浏览

信息摘要:

​在爱格力胜过爱自己的董明珠的带领下,我们有理由期待,自主创新永无止境的格力、视质量如生命的格力、诚信至上经营的格力、践行节能环保的格力、与世界人民谋共赢的格力,在不远的将来能让世界人民爱上中国制造!

中国家电企业——格力电器,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代言的雄心已表露无遗。

9月22日,格力电器联合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瞭望智库举办了一场“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品牌在行动新闻发布会”。之后的格力2016年新冷年新品发布会上,格力发布了其全新的广告语——“格力,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但是,我们看到,多年以来,一些曾经的优秀国产品牌在外资强大的并购战略下不断消声灭迹,更多的中国企业出于眼前的利益,模仿复制快速变现,致使中国制造多年来难以摆脱“低质低价”的代名词。

就连中国人自己都对中国制造缺乏信心,对国外的品牌趋之若鹜,甚至让国人脸红地跑到日本去疯抢马桶盖。面临如此尴尬的国内大环境,面对世界发达国家纷纷进行新一轮工业革命抢占制造业至高点,格力凭什么能让世界人民爱上中国制造?

创新是永恒的

“只有坚持自主创新,企业才能度过寒冬,民族品牌才能在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董明珠

关于中国制造业当前所面临的紧迫局势,《中国制造2025》给出了一段最精准的概述,其中第一句话就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也正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的软肋。但对于格力电器而言,这却是其最引以为傲的资本。

14年前的2001年,格力高管曾远赴日本,兴致勃勃地想购买日方多联式中央空调技术。结果,日本企业明确表示核心技术绝对不会转让给中国企业。一盆冷水激醒了格力,自此后,格力开启了自主创新、锁定核心技术的征程。

今年1月,格力凭借“基于掌握核心科技的自主创新工程体系建设”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二等奖,这也是格力电器第三次获得国家级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

去年3月,格力“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及冷水机组”被鉴定为“国际领先”,克服了传统机械轴承式离心机能效受限、噪音大、维护费用高等一系列弊端,更节能、更高效。

前年12月,格力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被鉴定为“全球首创、国际领先”,实现中央空调能源自给自足,不用电费,开创中央空调的零能耗时代。

截至目前,格力已有12项核心技术被国家权威机构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累计申请技术专利15600多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近5000项。仅2014年申请专利近5000项,平均每天11项专利问世。

格力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背后,是格力电器持续多年来对技术研发大力投入的结果:8000多名科研人员,2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6个研究院,52个研究所,570多个实验室,每年约40亿元的科研资金投入。

我国著名热泵专家、天津大学教授马一太曾评价,格力电器引领世界标准,实现了核心技术“一步到位,系统集成”,目前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家这样的企业。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创新已经融入了格力发展的血液。每个新人从一进入格力的大门开始,就被格力人的各种创新故事激励着,叉车大王曹祥云,贴片班班长卢锦光,商用空调技术工程师刘小华,一个个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故事,不断地在格力8万多名员工身上上演。

“人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天下的人。我们要把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作为门槛,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最高标准。因为我们的创造给消费者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才是我们的目的。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不断创新。”董明珠说。

修炼质量如生命

“对质量管理仁慈就是对消费者残忍。如果没有质量做支撑,营销就是行骗。”——董明珠

“好空调,格力造”这句格力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广告语,如今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展现了格力对自己品牌产品的绝对自信,而这份自信来源于格力生产的绝对严谨。

1995年是格力腾飞路上关键的转折点。这一年,格力对内开始实施“精品战略”,提出了一系列的质量目标。格力电器的“海关”——筛选分厂就此诞生。

那一年,格力精选了200多名员工,引进了一大批检测设备,成立筛选分厂,对进入装配前的所有外协外购零部件筛选检测,合格的才上线装配。

目前筛选分厂占地面积共计9600平方米,按照零部件种类划分为钣金检验室、机械检验室、化学辅料检验室、电器检验室、商用检验室等13个科室,实验设备投入约3000万元。这样一个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反而大把花钱的单位,在行业内是独一无二的。

格力还有一个质量管理部门叫质控部。和筛选分厂并列,筛选分厂主要负责空调零部件的质量把关,质控部则主要负责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据介绍,格力电器包括子公司在内的整个质控系统有7600多人,专抓质量工作,占到公司生产系统全员的14%。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格力的质量管理部门不再是简单的质量检测单位,而是向“研究机构”发展。目前,格力质量控制系统建有100多个实验室。

今年4月,格力电器凭借“T9全面质量控制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项目,获得了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一等奖,这是格力电器获得质量技术奖的第7个项目。

格力电器T9全面质量控制模式,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检验触发”为核心,以追求零缺陷完美质量为目标,结合6σ、TSQ工具的系统性运用,是格力构建并实施的一种创新质量控制模式。

基于此,格力力求做到8万格力人,人人都是质检员。从产品设计到零部件采购,从生产线到包装箱,从物流运输到安装维护,格力全过程的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像修炼生命一样修炼质量”,已经深刻地印在了格力每个人的脑子里。

诚信是金字招牌

“真正的财富不在于拥有多少亿的资产,而是取决于创造了多少社会尊重、解决了多少就业与困难。”——董明珠

中国制造,诚信是金。在董明珠看来,中国制造业最大的问题是急功近利、不诚信、不尊重消费者。

众多周知的是,在格力电器的产业链上,下游聚集着上万家经销商,上游则聚集着上千家供应商。能否与这些经销商和供应商“诚信”相待,关系到格力未来成长的潜力。

格力清晰地提出了“宁可格力吃亏,也绝不让商家吃亏”的宗旨,行业内首创了年终返利模式,之后又首发了淡季贴息返利模式,确保了经销商的利益,后来一直被各大家电厂商延用至今。

不仅仅是技术和质量,格力也用自己的诚信征服了消费者。自1995年起,格力家用空调产销量连续20年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自2005年起连续10年世界第一,格力自主品牌空调已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格力的诚信在为国家纳税上也能充分地体现。2014年格力纳税148.07亿元,累计纳税535.22亿元,连续13年位居中国家电行业纳税首位。

并且,格力电器一直以来十分注重保护股东(包括持有格力股票的小股民)的利益。1996年上市以来,格力电器累计现金分红超过129亿元,远远高于募集的资金。

据了解,在董明珠2012年5月升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后,对管理层提出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公私分明”的12字管理方针。在这12字方针监督下,格力形成了一批廉洁奉公、纪律严明、诚信为人的干部队伍和员工,保证采购、研发、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对产品、技术、质量等的严谨、严格,对消费者的绝对负责。

“在我的理念里,诚信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董明珠说。

践行节能环保

“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要为消费者提供好的产品,更要为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董明珠

在格力此次更换广告语之前,格力的广告语“让天空更蓝 大地更绿”。多年来,格力通过自主创新,在孔田变频、节能、降噪、智能等技术领域,为消费者提供了值得信赖的产品,同时也为创造低碳环保的环境做出了贡献。

2011年7月14日,全球首条R290(碳氢制冷剂)空调生产线在格力竣工,被中德两国专家联合评定为“国际领先”。R290空调的正式量产,使空调摆脱了对氟利昂的依赖,对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新冷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首次走进了国际前列。

2013年12月21日,格力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被鉴定为“全球首创、国际领先”,实现了中央空调能源自给自足,不用电费,光伏直驱利用率高达99.04%,较普通效率提高6-8%,开创了中央空调的零能耗时代。

2015年4月30日,格力电器首批内销R290分体挂壁式房间空调器,在格力电器珠海总部正式下线,环保部、中国家电协会为R290空调贴上“环保低碳”标识,格力再次以实际行动强力推进空调行业的环保进程。

此外,从2011年开始,格力电器先后在长沙、郑州、石家庄、芜湖、天津建立再生资源全资子公司,总投入超过10亿元,拥有齐备的“四机一脑”(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计算机)处理线。格力5大再生资源处理基地设计年回收和拆解量均为120万台,能有效解决废弃家电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

董明珠自信地说,销售额过千亿的格力是“绿色”的。这个“绿色”不仅仅只格力产品践行节能环保,更重的是格力由此铸就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去年9月份,董明珠被联合国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宣传大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给出的评价是:由她掌舵的格力电器长期以来在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和缓和环境恶化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

勇闯天涯谋共赢

“到这里也好,到那里也好,我们带去的第一个一定是共赢的思想,第二一定要给当地的消费者带来生活上的改变,第三一定要对当地的经济做出贡献。”——董明珠

如今,千亿格力已经成功进入世界500强,开启了瞄准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

董明珠明确提出,以和当地经济共发展的理念,格力将努力在3年内把晶弘冰箱、大松TOSOT小家电打造成另外两个世界名牌,三大品牌将形成矩阵效应,助推格力迈向全球化。

业内人士分析,格力发展战略已经清晰:一方面,构建智能家电生态系统,发展智能家居;另一方面,建设垂直产业链,塑造多个世界品牌。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之下,格力电器也迈上了从“空调企业龙头”向“国之重器”的转型之路,将产业下沉进深自动化装备制造。

这里有一个和当年坚持空调产品自主研发类似的故事。几年前,格力购买了一台日本的自动化电器组装线,花费接近350万元。如果格力全面向自动化生产切换,自动化装备完全依靠进口的话,根据格力千亿产值的规模,自动化装备的采购费用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最关键的是,制造业是中国经济赖以稳定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在装备制造上受制于人也就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受制于人。

既可以省掉大笔的成本,又为中国制造业争光,董明珠又一如既往地带领格力走向了自动化装备的自主研发之路。

据悉,随着格力自动化装备制造的量产,至2015年6月,机器人替代的人工岗位数量约有5000人。自动化的提高,对于一些关键控制区,尤其是核心品质关键控制区的效率提升非常显著。

目前,格力自主研发的自动化产品覆盖了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近100种产品。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格力自动化设备制造部累计产出设备1660台套,工装1482套。而今年,格力自动化设备制造部将重点围绕工业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两大研究领域布局发展。

醉心于技术,潜心于研发,以创新为驱动,以智能为主攻,与国家共命运,与世界谋共赢,格力电器已经成为践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先行者。

在爱格力胜过爱自己的董明珠的带领下,我们有理由期待,自主创新永无止境的格力、视质量如生命的格力、诚信至上经营


【推荐资讯】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

Copyright © 2012-2018 烟台翔宇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05213号-2